点击返回专题首页
 首 页 | 工作动态 | 上级精神 | 学习资料 | 基层传真 | 简 报 
学习参考

 

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:旗帜引领脱贫路——商丘师范学院抓党建促肖庄村脱贫记
2018-08-09 18:11  

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:旗帜引领脱贫路——商丘师范学院抓党建促肖庄村脱贫记

【按照省委安排,商丘师范学院响应党的脱贫攻坚号召,精心挑选两名优秀干部作为省派第一书记,先后进驻商丘市柘城县慈圣镇肖庄村开展脱贫工作。】

 

旗帜引领脱贫路

——商丘师范学院抓党建促肖庄村脱贫记

如今的肖庄村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村风村情振奋人心。

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,月光灯换成了马路灯。从过去的“能人不回村,村中回不去”,到如今的人人“忙于回村路,回村有出路”,这是肖庄村三年的变化。村支部书记贾长亮说“自从村里来了第一书记,村里就发生了魔术般的变化”。

国旗飘起来了,党徽亮起来了,大家都跟着共产党员干起来了。村子靓丽了,村民满意了,村里的精气神聚起来了。第一书记翟滨说,“脱贫要有领路人,共产党员就是领路人”。

筑牢战斗堡垒

驻村伊始,村支部已经十年没有发展过党员了。村室破败,组织涣散,开会都难。“村支部就是能指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斗堡垒”, 成了村支部所有班子成员的共识。

支部班子成员首先严格坚持“三会”,通过学理论通党性,解决对脱贫工作的疑虑,通过问题导向摆查村情村况,研读政策指导科学发展,论证项目规划村产村业,民主公开凝聚班子合力。通过在脱贫攻坚的实战中拓宽“党课”载体,进行逐户走访摸村情,逐项论证稳发展,逐地考察学经验。村中、地头、先进脱贫村和周边农业产业区成了大家生动的“一课”。村主任高自献形象的说“晚上三会,白天一课,‘ 三会一课’,一年顶上十年个”。

思想顺了,党性通了,责任感强了。大家既感到脱贫工作的艰巨,也看到了光明前景,并意识到,脱贫更要靠更多的党员带着干。

把红色亮起来了,把组织形象树起来。村室和党建设施完善了,整洁美观的村室里,制度上墙、文件入档、档案入盒,图书、电脑、学习资料井然有序。村中国旗党旗列队悬置,各类宣传标语在文化广场、车间厂房、村中地头规范遍布。

拓展探索“1+1+N”党员发展模式,即一个党员发展一个致富能手共同培育几个脱贫典型,共同发展党员。最终,典型也成了能手,帮扶有了接力棒,党员发展有了生力军。通过层层帮扶,你追我赶,在脱贫攻坚战中,组织不断壮大、优化。

已有三年网龄的“肖庄微信群”通过发布图片、咨询、“第一书记面对面”、“ 微公告”等内容、栏目,让村民了解家乡变化,在外致富能手和观望村民纷纷坚定了信心。北京务工的贾长周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“家里好才真好,看到脱贫工作动真格了,我也要回家跟村里党员一起干”。

截至目前,有69名村民提交入党申请书,一半以上都是年青村民。今年4月,支部换届当选支书的贾长亮说,“现在开会,积极分子和普通村民都可以参加了,村室都坐不下了”。

党员就是旗帜

第一书记要求党员必须坚持戴党徽,“戴党徽就是亮身份、亮旗帜,就是向脱贫攻坚亮剑”首任第一书记张银堂说。

而驻村之初,“来镀金,来抓银”成了村民对第一书记的普遍质疑。得知书记都是教授、博士,有较高的收入和行政级别后,看到书记吃住在村、没星期假期的带着党员走街串户、奔走田间地头,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的成果,村中突显巨变后,村民们彻底服了。32年党龄的高树清说,“两任第一书记年轻用心,真心扶贫,老党员没啥说的,就带头干了、跟着干了”。

高树清可谓村支部的“智囊”,虽然家中有“大病号”,但依然致力于政策宣讲、党务建设和村务化解等工作。34年党龄的贾长亮是村里的老“能人”,经济基础让村民羡慕,也毅然回村带领大家脱贫。扶贫名额、项目规划、人员评定等敏感问题,他们坚持回避原则、以身作则,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拥护。

第一书记带领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,驱动着更多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投身脱贫攻坚。较早致富的村民高杰常年在外经商,第一个回村搞了大棚草莓,正带领更多的村民进行特色种植。贫困户贾贺宾在村里第一个养起了肉鸽,高自东开起了村里的第一个淘宝站,孔令春上了油牡丹套种项目,贾宝雪的山羊养殖如火如荼。在脱贫攻坚战中,老党员带领新党员致富,新党员带着积极分子脱贫,积极分子成了脱贫典型,党员成了脱贫的一面旗帜。

为了发挥党员作用,支部实行党员分户到人、分事到岗、分工到责的“三分三到”制度,专门设置了民意调查、纠纷调解、新风倡导等十个岗位,实行定岗定职、定班定责,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。老党员贾长杰说 “打铁要自身硬,党员底气硬了,群众信任了,大家愿意跟着我们干了”。

“土著”力量是生力军

学校党委书记介晓磊在肖庄村脱贫专项推进会上指出,“脱贫的关键是要形成长效机制,培育脱贫造血机能,关键在于发挥原住村民的‘土著’力量和生力军作用”。

面对过去“天黑睡觉,天明等觉,小康天上掉”的现状,两任第一书记认识到,授人以鱼,更要授人以渔,扶贫更要将扶志和扶智相结合,将脱贫成果和移风易俗相结合,培育村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脱贫致富的荣誉感,强化脱贫自觉性,营造“实干脱贫、光荣脱贫”的风气。

现在的肖庄村到处充满精气神。整洁的村路两侧和家家精美的文化墙,将党建、民族宗教政策、德孝典故和文明生活生动的展现在墙上,成为红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鲜活载体。“红色电影”、“乡村大舞台”、村健身绿地让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。“文明家庭”和“卫生家庭”,“好媳妇”和“好婆婆”以及“优秀保洁员”等评选活动,让文明、孝道、勤劳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。

现在的肖庄村人人忙脱贫,村中无闲人。从过去的各扫门前雪,到现在的脱贫恐后人。从过去的村产为零,到现在的车间机器轰鸣。从过去的田荒人凋零,到现在的寸土寸金忙。从过去的晚上喝酒睡觉,到现在的广场舞和图书室里人头攒动、座无虚席。肖庄村的变化,让先前观望的村民自发加入到了脱贫行列,过去致富无法的村民早已成了脱贫典型。

2017年春节,“感党恩跟党走”活动以来,原来一些大门上有宗教色彩对联的村户,现在已经自觉的换了下来。大家不仅在屋中挂起了主席像,还积极加入到了脱贫队伍中来。现在,宗教色彩的大门对联早已在村中销声匿迹。

第一书记翟滨说“脱贫为了群众,最终要依靠群众,群众就是力量,就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和常胜军”。

共产党是领路人

有了坚强的组织后盾,有了党员的榜样,有村民的主动作为,肖庄村的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

商丘师范学院专门出台编制了《脱贫攻坚实施方案》和《肖庄村“十三五”产业扶贫规划》等多项文件,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以派出第一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队,成立了20个帮扶组和6个专业组采取“多对一”的形式,做到每户一名处级干部带队实施精准扶贫。

学校先后投资建成了图书室、绿地、路灯、无线广播、文化墙等项目,实施卫生环境和安全饮水改造。指导第一书记争取资金915万元,投入230万元完成桥梁道路建设,投入75万元改造电网,投入54万元兴建大舞台、卫生室和活动中心,投入20万元实施绿化工程,改善人居环境。

学校积极促进肖庄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。培育壮大优质种养殖业、制造业和副产品深加工业,推广大棚种植、核桃树和油牡丹套种模式。吸引投资50万元建设村扶贫车间,现有务工人员68人,贫困家庭人员12人。顺利实施160万元产业园和15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。目前,肖庄村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1.7万元收入,将主要用于设置贫困户公益岗位,统筹帮扶对象。

村中才三年,脱贫已巨变。肖庄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曾经主动撤掉对联的村民孔祥钦说,“来了第一书记,党员多了,脱贫的多了,给村里说媳妇的多了,我们都得感谢共产党”。

学校党委书记介晓磊说,向肖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,是学校响应号召和服务地方的重要行动,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他表示,学校将进一步指导、支持第一书记的工作,精准脱贫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,通过突出重点,精准发力,确保脱贫工作任务如期完成,通过不断深化学校改革,加快转型发展,努力提升“四个”服务能力,为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。

河南日报链接:

http://newpaper.dahe.cn/hnrbncb/html/2018-07/05/content_260509.htm

 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 2016 商丘师范学院—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网站  邮编:476000 豫ICP备:05004423号
平原路校区地址:河南省商丘市平原中路55号  邮编:476000   技术支持:网络中心